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(以下简称“全运会”)在历经12天的激烈角逐后,于近日在西安奥体中心体育场圆满闭幕,本届全运会以“全民全运 同心同行”为主题,吸引了来自全国37个代表团的1.2万名运动员参赛,共设35个大项、409个小项,赛事规模创历史新高,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,全运会不仅展现了我国体育健儿的卓越风采,更成为推动全民健身和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平台。
本届全运会上,运动员们展现出极高的竞技水平,多项全国纪录甚至世界纪录被刷新,在游泳项目中,浙江队选手汪顺在男子200米混合泳决赛中以1分55秒00的成绩夺冠,这一成绩位列今年世界第一,田径赛场上,广东名将苏炳添以9秒95的成绩夺得男子100米金牌,再次证明了自己在短跑领域的统治力,举重赛场同样精彩纷呈,湖南选手侯志慧在女子49公斤级比赛中以总成绩214公斤夺冠,这一成绩远超她在东京奥运会上的表现。
年轻选手的崛起也成为本届全运会的一大亮点,14岁的广东跳水小将全红婵在女子10米台决赛中再现“水花消失术”,以419.25分的超高分数夺冠,延续了她在东京奥运会上的辉煌表现,乒乓球赛场,19岁的王楚钦在男单比赛中力克多位名将,最终摘得金牌,展现出中国乒乓球队后备力量的强大。
与往届不同,本届全运会更加注重全民参与,群众赛事活动首次纳入全运会正式比赛项目,包括广场舞、太极拳、龙舟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,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业余选手参赛,这一举措不仅丰富了全运会的内容,也让普通民众感受到体育竞技的魅力。
全运会期间,全国各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,西安市作为主办城市,组织了多场社区运动会和体育文化展览,让市民近距离感受体育精神,国家体育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全运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推动了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实施,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了新动力。
本届全运会还充分运用科技手段,打造了一场“智慧全运”,5G技术、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现代科技被广泛应用于赛事组织、裁判判罚熊猫体育直播、观众互动等环节,田径比赛中采用电子计时系统,确保成绩的精准性;游泳项目使用水下摄像技术,帮助裁判更清晰地观察运动员的动作细节,赛事直播通过多平台同步推送,让无法亲临现场的观众也能实时感受比赛的精彩瞬间。
在疫情防控方面,组委会采取了严格的防疫措施,包括闭环管理、核酸检测全覆盖等,确保赛事安全有序进行,这些举措不仅保障了运动员和工作人员的健康,也为未来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提供了宝贵经验。
全运会作为国内最高水平的综合性运动会,不仅是运动员展示实力的舞台,更是检验各省市体育发展成果的重要平台,本届全运会的成功举办,进一步彰显了中国体育的蓬勃生机和强大潜力,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苟仲文在闭幕式上表示,全运会的圆满落幕标志着中国体育事业迈上新台阶,未来将继续深化体育改革,推动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,为实现体育强国目标不懈努力。
随着全运会圣火的缓缓熄灭,中国体育又迎来了新的起点,运动员们将带着全运会的荣誉与经验,继续在国际赛场上为国争光,而全运会所倡导的“全民健身”理念,也将进一步深入人心,推动更多人参与体育运动,共享健康生活。
(完)